浣溪沙·揽镜无言泪欲流
孙光宪〔五代〕
揽镜无言泪欲流,凝情半日懒梳头,一庭疏雨湿春愁。
杨柳只知伤怨别,杏花应信损娇羞,泪沾魂断轸离忧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捧着镜子,默默无语泪欲流。悲怨如痴半天,懒得去梳妆。院中细雨蒙蒙,春愁如春花片片经雨而湿。
杨柳尚知道为别离伤感,杏花也可以证实她的娇颜因相思而渐损。泪沾衣襟,思肠寸断,离别的忧伤让人悲痛欲绝。
注释
湿春愁:雨使春愁更浓。
轸:悲痛,伤痛。
赏析
这首词写女子的春愁。上片第一句,写她心中无尽的苦衷,揽镜自怜而泪流。第二句进一层,写她悲怨如痴,半日罢妆。“一庭疏雨湿春愁”,把雨与愁联起来了。从事理上讲,雨怎么能湿春愁呢?然其妙正在此句,它将春愁具体化了,如茫茫一片经雨而湿。下片“杨柳”二句,意思是说这些无情之物,尚能有情,杨柳知道伤别离,杏花可以证实她的娇颜因相思而渐损。结尾一句,由物及己,更想到忧伤难言,泪沾衣襟。
孙光宪
孙光宪(901-968),字孟文,自号葆光子,属鸡,出生在陵州贵平(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乡贵坪村)。仕南平三世,累官荆南节度副使、朝议郎、检校秘书少监,试御史中丞。入宋,为黄州刺史。太祖乾德六年卒。《宋史》卷四八三、《十国春秋》卷一○二有传。孙光宪“性嗜经籍,聚书凡数千卷。或手自钞写,孜孜校雠,老而不废”。著有《北梦琐言》、《荆台集》、《橘斋集》等,仅《北梦琐言》传世。词存八十四首,风格与“花间”的浮艳、绮靡有所不同。刘毓盘辑入《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》中,又有王国维缉《孙中丞词》一卷。 88篇诗文 96条名句
柳宗元传
《旧唐书》〔五代〕
元和十年,例移为柳州刺史。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,制书下,宗元谓所亲曰:“禹锡有母年高,今为郡蛮方,西南绝域,往复万里,如何与母偕行。如母子异方,便为永诀。吾与禹锡执友,何忍见其若是?”即草奏章,请以柳州授禹锡,自往播。裴度亦奏其事,禹锡终易连州。
柳州土俗,以男女质钱,过期则没入钱主,宗元革其乡法。其以没者,乃出私钱赎之,归其父母。江岭间为进士者,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;凡经其门,必为名士。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,时年四十七。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,时人义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