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·其三
鲁迅〔近现代〕
从来一别又经年,万里长风送客船。
我有一言应记取,文章得失不由天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兄弟刚刚团聚又要分别,待到来年才能重逢相见;旅途千里迢迢不可畏,鼓风帆轻舟破浪过险关。
我万语千言难以叮咛,唯有一句应牢记心间;人生道路不能由命运来主宰,进取奋发才能掌握主动权。
注释
万里长风:南朝宋代人宗悫年轻时,他的叔叔宗炳问他志愿,他说:“愿乘长风破万里浪。”《宋书·宗悫传》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周振甫.鲁迅诗歌:凤凰出版传媒集团,2006年:3-4页
2、
吴传玖.鲁迅诗译读:昆仑出版社,2005年:3页
3、
谢邦华 张纯武 俞瑞华.鲁迅旧诗导读:武汉大学出版社,1989年:5页
赏析
第三首的主旨在于赠别。它是在忆别、惜别之后,赠言相勉,所以情绪激昂,不甘命运,要抗争自强。如果说前面两首侧重于感情的话,那么这一首则理智多于感情,奋发多于沉闷。仿佛看到漫远的长风,把在江波上闯荡的客船送走,有志趣高远之感和乘风击浪的气魄,显示出作者百折不回的毅力和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的进取精神,“从来一别又经年,万里长风送客船”,总括别离,乘风上路,由于这一别又要一年才能见面,便不能不有赠言相嘱,所以便有“我有一言应记取,文章得失不由天”的结句。全诗完整和谐,富予深意。这里的“万里长风”,不是随便用的。沿江驶船固然要有长风相助,但用了“万里长风”这四个字气势就很不凡,说明这所
创作背景
这首诗,作于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二月,署名“戛剑生”,是现存鲁迅最早的诗作。鲁迅时年二十,在南京陆师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念书。他利用寒假,于这年的阴历十二月二十六日还家,次年正月二十日回南京,故有“还家未久又离家”之说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郜元宝.鲁迅六讲增订本.北京: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7年:283-284页
简析
《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·其三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这首诗从“游子”的角度,侧重赠离言。牵肠挂肚,万语千言,一句定宗,其间理智多于感情、奋发多于沉闷。整首诗格调爽健,感情激昂,具有志趣高远之感和乘风击浪的气魄,显示出诗人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昂扬的进取精神。
小儿饲鹊
《文言文启蒙读本》〔近现代〕
庭有树,鹊巢其上,育二子。后值狂风,树摧巢毁,二雏坠地。一儿见之,不胜喜,怀而归,旦夕饲之,爱甚。稍长而飞,一猫袭来,攫而去,儿亟逐之,不及,抚膺而泣,曰:“早知是,吾放汝林间,安得为猫所食?是乃吾之过也。”
董超薛霸
聂绀弩〔近现代〕
解罢林冲又解卢,英雄天下尽归吾。
谁家旅店无开水,何处山林不野猪?
鲁达感悲齐幸免,燕青义愤乃骈诛。
佶京俅贯江山里,超霸二公可少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