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喜迁莺·鸠雨细

许棐 许棐〔宋代〕

鸠雨细,燕风斜。春悄谢娘家。一重帘外即天涯。何必暮云遮。
钏金寒,钗玉冷。薄醉欲成还醒。一春梳洗不簪花。孤负几韶华。

注释

“鸠雨”两句:形容燕子和鸠鸟在斜风细雨中来回飞翔。
谢娘:指思妇。
暮云:黄昏时天上的云霞。以上两句是说咫尺天涯。两人相隔虽只一重帘子,就无法相见,不必有断肠人在天涯之叹。
“钏金”两句:即金钏寒,玉钗冷,形容春寒。
孤负:即辜负。 韶华:美好的春光。

赏析

  写闺怨之词,难度颇大。但作者在这首短词中,却用简洁而又优雅的笔触,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有些类似于《牡丹亭》中杜丽娘式的少女形象。她的伤春情绪,她的不甘于深锁闺房的反抗精神,以及她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留恋,就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。

  词从暮春景色写起。“鸠雨细,燕风斜”二句,用笔极优美,一上来就给人以美的享受。词人将细雨斜风倒装成雨细风斜,将意思的重点落在“细”字、“斜”字上;再加以“鸠”字、“燕”字缀成“鸠雨”、“燕风”,又巧妙地给风雨赋予了季节的特点。将雨时鹁鸠鸣声急,故有“鸠唤雨”之说,诗词中常二字连用;鹁鸠在古时亦称布谷鸟。布谷催耕,常与连绵的细雨连在一起。燕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这首词从暮春景色写起,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隔绝感;下片先写她的装束,是向父兄的“消极反抗”,她整个春天不愿插花打扮,然而这种行动并没有效果,她仍是不得见所思之人。这首词含有一定的反抗和悲剧心理,词中从常见的怀人进而写到对命运的怨叹,又写到对于人生的肯定,都显示出思想内蕴之深厚。

许棐

许棐

许棐fěi(?~1249)字忱夫,一字枕父,号梅屋。海盐人(今属浙江)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宋理宗宝庆初前后在世。嘉熙中(公元1239年左右)隐于秦溪,筑小庄于溪北,植梅于屋之四檐,号曰梅屋。四壁储书数千卷,中悬白居易、苏轼二像事之。 194篇诗文  13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踏莎行·小径红稀

晏殊 晏殊〔宋代〕

小径红稀,芳郊绿遍。高台树色阴阴见。春风不解禁杨花,蒙蒙乱扑行人面。(蒙 通:濛)
翠叶藏莺,朱帘隔燕。炉香静逐游丝转。一场愁梦酒醒时,斜阳却照深深院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贺新郎·把酒长亭说

辛弃疾 辛弃疾〔宋代〕

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,留十日。与之同游鹅湖,且会朱晦庵于紫溪,不至,飘然东归。既别之明日,余意中殊恋恋,复欲追路。至鹭鹚林,则雪深泥滑,不得前矣。独饮方村,怅然久之,颇恨挽留之不遂也。夜半投宿吴氏泉湖四望楼,闻邻笛悲甚,为赋《贺新郎》以见意。又五日,同父书来索词,心所同然者如此,可发千里一笑。

把酒长亭说。看渊明、风流酷似,卧龙诸葛。何处飞来林间鹊,蹙踏松梢微雪。要破帽多添华发。剩水残山无态度,被疏梅料理成风月。两三雁,也萧瑟。
佳人重约还轻别。怅清江、天寒不渡,水深冰合。路断车轮生四角,此地行人销骨。问谁使、君来愁绝?铸就而今相思错,料当初、费尽人间铁。长夜笛,莫吹裂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临安春雨初霁

陆游 陆游〔宋代〕

世味年来薄似纱,谁令骑马客京华。
小楼一夜听春雨,深巷明朝卖杏花。
矮纸斜行闲作草,晴窗细乳戏分茶。
素衣莫起风尘叹,犹及清明可到家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